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离不开无数医者的坚守与创新。刘红旗主任,作为五代中医世家的传人,在甲状腺疾病防治领域默默耕耘四十余载,凭借深厚的家学渊源和卓越的个人成就,成为了守护民众健康的中流砥柱。
刘红旗出生于中医世家,家族行医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曾祖父以“一针二药三推拿”闻名乡里,祖父在动荡岁月坚持义诊,父亲则将传统医术与现代医学融合,形成独特诊疗体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刘红旗自幼便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童年时,药香与脉案便是他最熟悉的事物。清晨随祖父辨识百草,午后听父亲讲解《黄帝内经》,夜晚在煤油灯下抄录祖传秘方,日复一日的熏陶,为他日后的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3年,18岁的刘红旗正式随父行医。从抄方抓药到独立坐诊,从乡间诊所到三甲医院中医科室,他始终秉持“精诚”二字。父亲临终前赠予的《刘氏医案手札》,承载着家族数代人的临床智慧,成为他不离身的“案头宝书”。刘红旗深知,中医药的发展需传承与创新并行。
1980年,刘红旗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毕业后,为拓宽治疗思路,他又攻读内分泌学硕士。1983年春,还是中医学院学生的他,在临床实习中遇到一位被甲亢折磨的少女。凭借扎实的中医功底,他诊断少女为“肝郁化火,痰瘀互结”,开出龙胆泻肝汤合消瘰丸进行调治。数月后,少女症状逐渐消失,体重恢复正常。这段经历,充分展现了他“艺高人胆大”的自信。
面对甲状腺疾病治疗的复杂与挑战,刘红旗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基础,创立了“五脏双调护甲”法。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相互关联,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例如,肝气郁结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脾虚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肾阴肾阳失衡也会对甲状腺健康产生影响。“五脏双调护甲”法从调理五脏入手,运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恢复五脏正常功能。中药内服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精准配伍方剂,针灸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气血,推拿则通过手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超2亿,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达20%-75%,甲状腺癌发病率十年增长近5倍。刘红旗主任受邀参加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栏目,分享甲状腺疾病防治知识。他指出,中青年女性、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且作息不规律者、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地区的人群,属于甲状腺疾病高发人群。对于这些人群,他倡导中医“治未病”理念,通过定期检查、预防为先。他总结的“五脏双调消瘿法”,旨在找准病因、辩证调理、分型治疗,着重解决脏腑主要矛盾,恢复身体平衡。
刘红旗主任不仅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还积极投身学术交流与科普工作。他是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专家,参与编写《伤寒论》方药剂量与配伍比例研究一书,《脾胃之法各宜论》被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传略被编入《当代中国人才库(名医卷)》,荣获共和国专家金奖证书与跨世纪人才称号。
刘红旗主任用四十余载的坚守,诠释了医者的担当与传承。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中医事业,为中医的发展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无数甲状腺疾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