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张女士说,我曾差点因为甲减被误摘子宫……
张女士曾因阴道出血前往妇科检查,检查出了子宫肌瘤,并准备手术切除子宫。手术前,医生为张女士查体发现,她讲话的声音比较嘶哑、颜面部出现了黏液性水肿,怀疑她患有甲减,于是让张女士前往内分泌科就诊。张女士被诊断出甲减后进行了甲状腺素片口服治疗,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张女士阴道出血的情况完全消失了。
18岁的小刘说,我因为甲减服用了多月的抗精神病药物……
小刘因情绪低落、幻听、妄想前往医院看诊,被诊断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三年时间。三年后,小刘在进行体检时被检查出了甲减,并最终在医生的反复劝说下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改为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仅仅过了三天,小刘的精神状态就大为改观。
像张女士与小刘那样,因出现甲减的部分症状而被诊断为患有其他疾病的情况还有很多。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作为一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素生成减少所引起一系列低代谢综合征。甲减的发生会造成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畏寒怕冷、心跳减慢、肤干少汗、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记忆减退、虚肿体胖、萎靡嗜睡、月经紊乱及不育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正是因为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在甲减初期,很容易被漏诊误诊,那么甲减可能因为症状的不同被误诊为哪些疾病呢?
甲减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疾病症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些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饱胀、便秘等一系列脾胃症状,此类患者在进行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并不会出现异常,因此容易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
其实,甲减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这是因为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胃酸的分泌就会减少,胃排空延缓,肠蠕动烟漫,导致出现厌食、腹胀、便秘等情况。
2. 高血脂症
由于甲状腺激素对血清脂质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胆固醇的代谢。当甲减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不足,从而导致血清中的总担谷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出现明显的升高,从而出现高血脂症。
3. 慢性肾炎
有些甲减病人也可有浮肿、蛋白尿、贫血、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类似肾脏病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慢性肾炎。
但其实两者在症状上有一定的区别,肾性水肿通常是指凹性的,而甲减病人的水肿是非指凹性的,且常常伴有畏寒、怕冷、心动过缓、便秘等低代谢症状。
4. 营养不良性贫血
女性患上甲减后,会因内分泌的失调,造成月经量、月经经期延长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女性在月经期的失血过多,从而出现贫血的情况。
除此之外,甲减导致患者出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是导致甲减患者出现贫血的重要原因。
而这两种情况的贫血与因营养不良所造成的贫血在症状上十分类似。
5. 浆膜腔积液
由于甲减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缓慢、淋巴细胞分泌高亲水性的粘蛋白和粘多糖,因此容易引起腹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关节腔积液的情况。如果此时没有其他症状,那么甲减就很容易和上述疾病相混淆。
6. 特发性浮肿
甲减患者由于体内粘蛋白、粘多糖等粘液性物质代谢障碍堆积在皮下组织而引起非指凹性粘液性水肿,这些水肿常常发生在颜面和胫骨前。
有些浮肿病人,在排除了肾性、心源性或慢性肝病等浮肿常见病因之后,往往被诊断为特发性浮肿,但事实上,这里面有些病人的浮肿是由甲减引起的。
7. 垂体瘤
由于甲减患者血清中T3、T4水平的下降会出现反馈下那个刺激垂体内分泌细胞增生肥大,从而表现为垂体的增大,进而被误诊为垂体瘤。
另外,一些女性甲减患者由于出现了月经紊乱、泌乳的症状,因此在进而实验室检查时会发现催乳素的轻度升高,从而被诊断为垂体催乳素瘤。
还有些甲减患者因出现手足肿胀、唇厚舌大、声音嘶哑、手足增大以及蝶鞍增大的症状,从而被误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
垂体瘤及甲减两种疾病的鉴别需要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来完成。
8.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少言寡语、情绪低落、烦躁抑郁等精神症状,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或神经官能症。
9. 更年期综合征
甲减患者可有月经失调、闭经,同时伴有情绪变化,不少中年妇女以此为主诉去医院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
既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被误诊为这么多疾病,那么到底如何断定是甲减呢?
甲减的判定方法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我们依据临床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患者通常会有甲减特有的低代谢及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的表现。而在实验室检查中,血清TSh增高,ft4减低,即可诊断为甲减。
对于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可不要忘记甲减的可能,建议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甲功检查,从而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