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医学绵延千年的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医者,他们以世家传承为根,以临床实践为壤,用一生的坚守让中医国粹焕发蓬勃生机。刘红旗主任,便是五代中医世家孕育出的杰出代表,四十余载深耕中医领域,从幼时识药辨性的懵懂孩童,到如今享誉业界的甲状腺疾病防治专家,他用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在中医发展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刘红旗主任的中医之路,始于家族浓厚的医学氛围。自祖辈起,刘家便以中医为业,五代人的医术积淀,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深厚的医学长河。5岁那年,当同龄孩子还在田间追逐嬉戏时,刘红旗已能在药柜前准确辨认出数十种中药材,祖父留下的《本草纲目》《伤寒论》,更是他童年最珍贵的“玩具”。10岁起,他正式跟随父亲坐诊,从研磨药材、记录医案学起,再到尝试为患者把脉问诊,小小的身影穿梭在诊室与药房之间,将父亲诊治时的每一个细节都牢牢记在心里。“那时父亲常说,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每一个脉象变化、每一处舌苔差异,都是患者病情的‘密码’。”正是这份耳濡目染,让中医的种子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1982年,从医学院毕业的刘红旗,将甲状腺疾病防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一头扎进临床一线。当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疾病尚处于探索阶段,他一边研读《黄帝内经》中关于“瘿病”的记载,一边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反复调整治疗方案。
在传承中创新,是刘红旗始终坚守的理念。他深知,传统中医唯有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2000年,他凭借在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突出成果,荣获“共和国名医专家金奖”;2001年,被评为“跨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又因一项中医治疗甲减的研究项目,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完成者证书。此外,他还先后担任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专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科普工作,走进社区、学校普及中医养生知识。2014年,他参与编写《伤寒论》方药剂量与配伍比例研究,为中医经典的现代解读提供重要参考;论文《脾胃之法各宜论》更是斩获中医管理局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传略被编入《当代中国人才库》(名医卷),成为年轻中医人的学习典范。
如今,刘红旗主任的孩子也继承了家族衣钵,中医博士毕业后投身临床工作,让五代中医世家的薪火得以延续。每当谈及此事,刘主任眼中总是满含欣慰:“中医的传承,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医者初心的延续。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在诊室里,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从幼时识药到耄耋之年仍坐诊一线,从跟随父亲学医到培养下一代中医人才,刘红旗主任用四十余载的坚守,诠释了中医世家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是中华传统医学代代相传的生动缩影,更是无数中医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在守护人类健康的道路上,这位中医世家传人,仍在续写着属于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