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新闻动态 | 专家团队 | 出诊信息 | 预约挂号 | 联系我们
门诊出诊
电话
微信
在线预约
医保指南
在线咨询
中医世家贾永忠,以中医辨证施治安甲状腺,滋阴调肝消瘿方解患者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26 11:50:55

在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中医凭借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独特优势,为众多患者开辟了康复新路径。相较于西医聚焦激素水平的对症治疗,中医更注重从根源出发,结合患者体质与证型精准施治,真正实现 “治其根本”。对此,深耕甲状腺疾病中医诊疗多年的贾永忠主任,结合甲亢治疗的临床经验,详解了中医调理的用药思路与解决办法,为患者带来实用的健康指引。

在西医认知中,甲亢的核心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过量激素进入血液引发 “甲状腺毒症”,表现为心慌、多汗、消瘦等一系列症状,治疗多围绕控制激素水平展开。但在贾永忠主任看来,中医对甲亢的认知更注重 “辨证求因”—— 甲亢早期多由肝火过旺引发,若病情迁延,肝火极易波及心脏,形成 “心肝火旺” 的证型,进而耗气伤阴、影响脏腑平衡。基于这一病理逻辑,贾主任团队针对性制定了 “滋阴调肝消瘿方”,为甲亢治疗提供了清晰的中医方案。

“‘消瘿方’的命名,核心在于解决甲亢患者常见的甲状腺肿大问题。” 面对 “为何叫消瘿方” 的疑问,贾永忠主任给出了明确解答。他进一步介绍,该方案以经典方剂 “当归六黄汤” 为基础方,通过灵活加减适配不同证型,实现 “一方多调” 的效果。当归六黄汤原本用于治疗阴虚盗汗,但其组方精妙 ——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三味药,既能滋阴养血,又能补肾固本;黄芪补气升阳,搭配黄连、黄柏清泻三焦湿热,既能应对甲亢患者常见的多汗症状,又能弥补肝火过旺导致的 “耗气伤阴耗血” 问题,恰好契合甲亢早期的病理特点。

在临床应用中,贾永忠主任始终坚持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证型对基础方进行个性化调整。针对最常见的 “肝郁化火型” 甲亢,患者除了甲亢典型症状外,常伴有情绪急躁、手抖等表现。此时,贾主任会在当归六黄汤基础上,加入夏枯草、牡丹皮、栀子、谷精草四味药 —— 夏枯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助力甲状腺肿大消退;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缓解肝火上炎引发的不适;谷精草则能辅助清肝明目,改善甲亢可能伴随的眼部症状。若患者手抖明显,还会额外添加钩藤、石决明,通过平肝息风之力,减轻肢体震颤,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后,症状会逐步缓解。

当甲亢发展至中后期,病情往往会出现新的变化。贾永忠主任指出,长期肝火过旺会持续耗伤肾阴,最终形成 “肝肾阴虚型” 证型。此时患者的热象会逐渐减弱,转而出现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等阴虚症状,治疗重点需从 “清热泻火” 转向 “滋阴潜阳”。对此,贾主任会调整方剂配伍,加入龟板、鳖甲、太子参、山萸肉 —— 龟板与鳖甲均为滋阴潜阳的佳品,能有效补充耗损的肾阴,平复虚火;太子参性平味甘,既能补气又能养阴,避免虚火进一步耗伤正气;山萸肉则可滋肾益肝、收敛固涩,改善阴虚导致的自汗、盗汗问题,通过 “补其不足”,帮助患者重建脏腑平衡。

除了上述两种证型,临床中还存在 “气滞痰凝型” 甲亢患者。这类患者的甲亢症状相对温和,热象不明显,但甲状腺肿大往往较为突出,中医认为其核心病机是气机郁滞、痰湿凝结。针对这一证型,贾永忠主任会对基础方进行较大调整,去除原方中偏寒凉的清热药物,转而加入柴胡、郁金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改善气机不畅的问题;同时搭配半夏、白芥子化痰散结 —— 半夏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应对体内有形之痰;白芥子则擅长祛除 “皮里膜外之痰”,从根源上化解甲状腺肿大的病理基础,实现 “行气化痰、散结消肿” 的治疗目标。

从辨证分型到方剂加减,贾永忠主任的中医诊疗思路,始终围绕 “从根本解决甲状腺问题” 展开。他强调,中医调理甲状腺疾病的优势,不仅在于缓解表面症状,更在于通过整体调节,修复脏腑功能、平衡内分泌与免疫系统,让甲状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这种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施治,既避免了对身体的额外损伤,又能从根源上改善病理状态,为更多甲状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康复选择。

上一篇:中医世家传人刘红旗主任五代医脉承薪火,四十春秋护安康
下一篇:翟章锁:医者自医 50 年甲亢不复发,“中医平衡护甲” 守护甲状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