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当年开一副方子,就能让乡亲们的‘大脖子病’好转,那种被信任的模样,我至今记得。” 在《养生堂》栏目中,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贾永忠提及祖父行医往事时,眼中满是崇敬。这份源自陕西中医世家的医者初心,不仅让他坚守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 40 余年,更催生出 “四调一化消瘿法”,为无数患者带去健康希望。
贾永忠的中医之路,始于 6 岁那年的药房时光。老家陕西地处高海拔山区,碘缺乏导致 “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高发,而祖父作为当地有名的中医,总能用精妙药方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祖父常牵着我的手认药,讲每味药的故事,比如当归能补血、夏枯草可散结。” 耳濡目染间,岐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 要像祖辈一样,用中医守护百姓健康。
1985 年,贾永忠如愿考入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近 40 载春秋里,他深耕甲状腺疾病诊疗,既传承祖训中 “辨证施治” 的精髓,又结合现代医学认知不断探索。面对甲亢、甲状腺结节等疑难杂症,他跳出单一治疗思路,提出 “疏导与补益结合” 理念,从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综合考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
长期临床实践中,贾永忠总结出 “四调一化消瘿法”,成为甲状腺疾病诊疗的 “金钥匙”。“四调” 即调阴阳、调气血、调脏腑、调经络,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一化” 则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气滞、痰瘀、血瘀问题,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等步骤,精准化解病灶,还创新性加入预防恶变的中药成分。这一理念不仅遵循中医传统,更推动中医药在甲状腺疾病领域的现代化发展,让他多次受邀登上 BTV《都市晚高峰》《我是大医生》等栏目,还作为特邀嘉宾在全国中西医疑难病诊疗学术研讨大会分享成果。
3 年前患上甲亢的患者王女士(化名),便是这一疗法的受益者。起初她手抖、失眠、易烦躁,还总感觉饥饿,医院开了赛治却因擅自停药导致指标反弹。经朋友推荐找到贾永忠后,主任辨证其为 “肝郁化火型” 甲亢,以当归六黄汤为基础方,加入夏枯草、钩藤等药,同时指导她逐步减少西药剂量。“第一个月复查,手抖和失眠就好了,五个月后指标正常,现在已经完全停药。” 王女士的康复,正是贾永忠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典型案例。
“甲亢在西医看来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但中医要辨证分型。” 贾永忠解释,像王女士这样的肝郁化火型,需清肝泻火;而中后期的肝肾阴虚型,要加龟板、鳖甲滋阴潜阳;气滞痰凝型则用柴胡、半夏疏肝化痰。他始终强调,甲状腺疾病治疗不能 “见好就停”,需通过 “减药巩固”—— 从一天一粒减到两天一粒,再到一周一粒,逐步停药,避免复发。
如今,作为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贾永忠仍坚守在诊疗一线。从祖父治好第一个 “大脖子病” 患者,到他用 “四调一化消瘿法” 帮助无数人康复,贾氏中医 “三代护甲” 的故事,既是中医博大精深的生动写照,更是传承创新的有力证明。未来,这位扎根中医 40 余年的医者,还将继续以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让古老中医在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焕发新活力,为更多患者托起健康明天。